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1日宣布,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华夏理财,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这一举措引发广泛关注,背后是菲律宾近期一系列在涉华问题上的不当行径,让中方不得不出手维护自身权益。
托伦蒂诺是菲律宾政坛上有名的“反华急先锋”。他是推动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在参议院通过的关键人物。这部在2024年11月出台的法律,试图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将中国的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的大部分岛礁和相关海域,非法纳入菲律宾的“海洋区域”范围。这明显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严重侵犯,是一种“以法非法”的恶劣行为。
中国海警船(资料图)
不仅如此华夏理财,这名菲律宾前参议员还在言论上屡次制造事端。今年4月菲律宾中期选举前夕,他无端指责中国驻菲大使馆与一家营销公司合谋操纵网络舆论干预选举,还多次散布“中国间谍论”等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谣言。其目的就是为了煽动恐中情绪,扰乱中菲关系,不仅影响了中国在南海的声誉,也对当地华人社群和理性对华友好力量造成了打压。
托伦蒂诺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菲律宾近期在涉华问题上可谓“动作不断”。6月20日,菲律宾公务船“3006号”不顾中方劝阻,强行闯入中国黄岩岛海域,这是对中国海域主权的公然挑衅。同月,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在卸任前签署决议,试图将南沙群岛131个未命名岛屿重新命名为“菲律宾名称”。这是典型的通过“命名政治”来制造法理支撑,想把其政治挑衅披上“法理包装”,强化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
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菲律宾部分势力似乎在有意挑起事端,破坏中菲关系以及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而其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国内政治因素。有专家指出,马科斯政府在经济治理、社会改革等方面成效不佳,民众不满情绪较高。同时,前总统杜特尔特因被国际刑事法院传唤获得大量同情票,其支持阵营在选举中实现反弹,这让马科斯政府感受到了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南海问题被一些人当作了转移国内矛盾、获取政治资本的手段。
马科斯(资料图)华夏理财
中国外交部对托伦蒂诺实施制裁,是基于其一系列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的恶劣言行,这表明了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一直秉持着和平友好的态度处理中菲关系,希望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容忍个别反华政客的恶意行径。
这次制裁有着多重意义。一方面,是对托伦蒂诺个人的惩戒,让他为自己的不当言行付出代价。另一方面,也是向菲律宾政界释放明确信号,提醒那些打着民族主义旗号,试图通过反华来谋取政治资本的政客,损害中菲关系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这也是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及政府高层的一种提醒,虽然中方此次制裁只针对托伦蒂诺一人,但也希望马科斯政府能够认清形势,不要再纵容此类反华行为,尽早调整对华政策,停止激化矛盾的做法。
中方选择在托伦蒂诺卸任次日宣布制裁,也体现了一定的策略性。这既精准地展现了中方的强硬态度,让外界看到中国不会对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管,又避开了一些敏感时期,有效避免了对中菲整体关系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中方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既做到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又保持了一定的克制,为中菲关系的理性修复保留了空间。
中菲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本应友好相处,共同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但近年来,由于菲律宾国内一些反华势力的存在,以及外部势力的干涉,中菲关系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于中菲关系的未来走向,关键还是在于菲律宾政府的态度,尤其是总统马科斯的决策。如果菲律宾能够认清形势,不再被个别反华政客左右,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秉持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那么中菲关系有望重回健康稳定、互利共赢的发展轨道。
托伦蒂诺(资料图)
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能力不断增强,无论是政策工具手段,还是军事战略优势,都对菲律宾构成压倒性优势。南海形势总体上仍沿着稳定与合作的轨道发展,多数东盟国家也不希望南海成为对抗战场,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合作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所以,菲律宾如果继续坚持错误的做法,最终损害的只会是自己的利益,也不符合地区国家的整体利益。
总之,中方此次对托伦蒂诺实施制裁,是对菲律宾近期一系列涉华不当行为的有力回应。希望菲律宾方面能够明白,与中国合作才是正道华夏理财,挑衅和对抗只会让局势变得更糟。中方始终敞开对话的大门,期待菲律宾政府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中菲关系回到正常发展的道路上,共同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N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